close

undefined

 

 

本書前半部多在敘述人與機器人間的關係變化,對於機器人是否足夠真實,或是否能取代人類、動物的陪伴,人們的看法隨著時間而有所改變。

 

早期(1980)年代,人們更關注於一些「形而上」的概念,在機器人與人類之間劃出一條壁壘分明的界線,他們認為,機器人就算表現出「關心」的行為,但那都是程式設定,機器人本身並不會有關心的「情緒」產生,所以機器人無法取代真人,因為它們「不是真的」。

 

然而,隨著各式各樣擬真程度、人工智慧更高的智慧機械出現,新世代的兒童對於機器人的看法從「它不是真的」這種毫無模糊地帶的二分法,轉變為更「實際」的想像─只要「足夠真實」就好。

 

「足夠真實」,讓機械能對隨著不同對待方法做出各種趨近於真實生命的反應、「足夠真實」,讓人們足以對之產生依賴情緒而不過於違和。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人們知道「它只是電子產品」,也不妨礙人們的情感投射,以及因此而帶來的情緒滿足。

 

=======================================

 

從書名就可以看出來,Turkle對於這種轉變顯然是帶點驚訝又憂心的,當人們對機械的期待提高(期待它們能有「更像真實生命、更完善但也比真實生命更「完美」的表現」),對彼此的期待降低(不期待父母有時間陪伴小孩、不期待小孩有時間陪伴年邁的父母),

 

我們得到的,是新世紀的救贖,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無可避免的空白與陷落?

 

這讓我想到影集Black Mirror S2E1-Be Right Back (以下有雷)

 

女主角因為未婚夫意外死亡而傷心不已,這時候一個人向他提供一個尚未普及的技術─訂做一個擬真機器人,透過蒐集未婚夫的社群網路使用習慣來模擬出一個外表、反應都極為相似的機器人。

一開始女主角的確透過和未婚夫高相似度的機器人來獲得一種未婚夫還在世的安慰,但隨著兩人相處的深入,女主角開始感到受挫,因為她對機器人開始要求更多情感上的反應,當機器人無法達成時,她感到的是更深刻的空虛及虛假感。

影集結尾,女主角把機器人隔離在閣樓,每個月只允許女兒和它相處一天(女兒是遺腹子),機器人仍然溫柔的笑著,女主角卻不再能對它投注超出對待機器人的情感。

 

有點悲傷的結尾,但我超想要這種科技的rrrrrrrrr (以下歪樓)

 

這種情節只會發生在心靈密切交流的人之間好ㄇ

如果我有一個機器人男友,完全擬真又可以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豈不是完美

Turkle認為機器人有其極限,用機器人填補情感空缺有如飲鴆止渴,就像「蟲師」其中一話,有一種嚴冬中會出現的蟲草,會偽裝成火焰,當你靠這種虛幻的火焰取暖,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失溫而死(真的有印象看過,但是完全找不到是哪一集orz)。

 

但老實講,人跟人的關係是否真實,很重要?

或著應該換種說法,在個人主義的現代,我們期待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情感交流,還是期待身邊的人能和自己構築理想的關係

 

最近也在聽台大李明璁教授的課程錄影─失敗者的社會學(sociology of/for losers)

第一講裡提到學者Goffman用「戲劇演出」解釋社會日常生活:

「所有人既是演員也是觀眾,人們的互動行為取決於彼此認可的劇本。」

而為了盡可能達成「理想化」演出,其中一種策略是:真誠性─「表演者會試圖展現其行為的熟練與態度的真誠,彷彿是一以貫之且自然而然的;換句話說,理想化的表演就是一種「沒有在表演」的表演。」

然而,在某些情境中,sincere不一定為最佳解,sincere vs. cynical performance其實互為參照。

 

這兩種「演出方式」的差異,其實可以很完美的解釋人與人的互動、人與機器人的互動、人與人間的互動期待、人與機器人間的互動期待。(注:我這邊是把sincere和cynical之分當成「是否真心」,可能和Goffman的基本定義有所出入,I ain't a sociologist ma!)

 

人與人間,例如我會期待我的家人:

能夠隨時隨地關注我的心情,把我的需要放在第一順位

所以,當我今天因為工作不順心而不開心時

我的期待→向家人討溫暖然後他們的sincere performance是給我拍拍

現實可能→向家人討溫暖但他們的sincere performance是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現在年輕人真是玻璃心,不過出於他們對自身角色的理解(或者還有對我的愛la),他們可能會做出cynical performance,一樣會給我拍拍。

 

結論→→當我對他們的期待是拍拍,但他們是嗤之以鼻時,我就會空虛寂寞覺得冷。

 

人與機器人間,例如我會期待居家型機器人:

能夠隨時隨地關注我的心情,把我的需要放在第一順位

所以,當我今天因為工作不順心而不開心時

我的期待→向機器人討溫暖然後它的sincere performance是給我拍拍

現實生活→向機器人討溫暖但它不會有一般定義的sincere performance,只有AI,但它的AI會給我和sincere performance一樣的cynical performance,也就是給我拍拍

 

結論→→當我對機器人的期待是拍拍,我知道它給我的是cynical performance,但我對它的「期待值」就是拍拍的表面行為,所以歐耶,機器人不會違背我的期待,我不會空虛寂寞覺得冷。

 

打到這邊驚覺:我就是Turkle筆下沉迷於機械式生命療方的人啊哈哈哈哈哈

 

但我覺得,一切都是期待值的問題,如果朋友A如果比朋友B能滿足你對他的期待(例如更風趣幽默),你跟他的感情就比較好;

類推而言,當一個機器人比真人更能滿足你的期待,似乎也不難理解為何機器人直到現在都仍乘載了社會大眾對於陪伴與照護的諸多幻想。

 

===========================================

 

拜讀完後半的內容,反而覺得沒有那麼精采

當篇幅拉長,作者的一些寫作上的弱點反而暴露出來,

就是用許多感性的詞語堆砌,做出一些情感上的推論

這也沒什麼不行,但受限於他的觀察對象母數不夠大,

所以她的觀察結論看久了不免覺得比較偏頗。

但也可能是文化差異的關係,或許對美國人而言他的觀察非常精準,

所以這部分我保留,只是認為後半段關於人們被網路影響的描述,沒有特別打中我的點,

只是或許可以當作對於自身使用網路習慣上的反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hichbe 的頭像
    whichbe

    多頭的鋼鐵馬車

    whichb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